发布时间:2025-07-04 17:18:30 阅读: 81次
來源:@華夏時報微博
華夏時報記者 王悅 北京攝影報道
春節後的生豬市場並未迎來“開門紅”。
《華夏時報》記者走訪北京市豐台區農貿市場和生鮮超市時發現,正是人們來往采買選購的時候,銷售豬肉的攤位卻有些冷清。“一般節假日前的豬肉銷售情況是比較好的,像是過年前我們的走貨量比平時多三四成,但是一般過完年買豬肉的人會少一些。”一位銷售豬肉的商戶對本報記者表示,近期節前的豬肉價格較節前有所回落,但變化幅度不大,整體價格穩定。
事實上,按照往年經驗,春節後便是豬肉消費淡季,生豬價格將開啟下行通道。
“春節後,生豬養殖端出欄量速不減,市場進入傳統消費淡季,需求減少,豬價慣性下跌,3月豬價或跌至年內相對低位,刺激二次育肥抄底入場,同時凍品入庫或相對頻繁,亦對行情有明顯利好,不過由於供給端壓力不減,且消費端多以節日庫存為消費主體,4月開始豬價或有所反彈。”事業部生豬分析師楊莉莎接受《華夏時報》記者采訪時表示。
兩大豬企量價齊降
據Mysteel統計,1月全國生豬出欄均價為15.69元/公斤,較上月持平,同比上漲10.96%。本月豬價先漲後跌再漲,較上月北漲南跌。
“1月上旬集團出欄節奏偏緩,出欄量相對較少,加之散戶惜售,認賣程度不高,市場尚未集中上量,但需求端在元旦假期之後市場需求跟進不足,豬價漲後下滑;1月下旬正值春節前夕,北方地區的返鄉潮和節前備貨顯著提升了豬肉消費需求,成為支撐豬價短期上漲的核心動力。但南方市場因醃臘季節結束,消費增量不足,價格表現相對疲軟,形成區域差異,造成北漲南跌的局麵。此外,春節期間屠宰場訂單量增加,進一步推高了生豬出欄價格。”楊莉莎說。
而在上市生豬企業近期陸續公布的2025年1月生豬銷售簡報中,和在1月量價齊降。從生豬銷售價格來看,溫氏股份和新希望的生豬銷售均價為15.77元/公斤和15.44元/公斤,環比降幅較小,分別為0.76%和0.64%;從生豬銷售數據來看,溫氏股份和新希望分別在1月銷售生豬289.97萬頭和149.87萬頭,環比下降4.64%和5.83%。
在此情況下,新希望生豬銷售收入環比同比均下降,溫氏股份環比下降同比增長。
數據顯示,溫氏股份的1月生豬銷售收入為53.49億元,環比下降10.37%,同比增長26.07%。新希望的1月生豬銷售收入為20.57億元,環比下降14.65%,同比下降4.72%。
新年伊始,生豬價格便遭遇“倒春寒”,未來是否有望穩步高升?
Mysteel農產品預計,2025年生豬月度價格呈現先跌後漲趨勢,全年均價14.76元/公斤,同比跌幅11.53%。低點或在一季度預計均價13.00元—14.00元/公斤;高點或出現三季度預計均價在16.00元—16.50元/公斤。
楊莉莎表示,三季度供應量相對有限,需求端或處於爬升階段,另有二育支撐,豬價或相對高位窄幅調整,7月份或達到年內高位。
吹響“成本戰”的號角
不容忽視的是,生豬價格正是影響生豬養殖企業盈利的重要因素。
對於2025年的生豬養殖盈利情況,楊莉莎指出,2025年生豬養殖行業利潤麵臨較大壓力。
在她看來,2025年生豬價格整體偏弱,預計全年均價維持在14.67元/公斤,顯著低於2024年的16.70元/公斤。同時2024年能繁母豬存欄量回升,疊加養殖效率提升,2025年生豬出欄量預計增加,導致供應過剩風險加劇,進一步壓製豬價。玉米和豆粕價格年後出現明顯的上漲趨勢,飼料成本仍然是生豬養殖的主要支出之一。2025年行業整體利潤率預計進一步壓縮,部分企業可能僅能維持微利甚至虧損。
麵對當下豬周期縮短、波動加快的市場新趨勢,生豬養殖業已難以維持較高利潤率,而是開始步入“微利時代”。而這也意味著,生豬企業間吹響了“成本戰”的號角。
新希望方麵表示,公司一直在推進降本增效工作,運營場線完全成本2024年12月已降至13.5元/公斤左右。預計隨著公司對部分關停改造場線的穩步複產,以及未來養殖成本進一步降低,公司盈利水平將會持續修複。
溫氏股份表示,2024年,公司持續開展降本增效專項行動,養豬成本控製較為理想。第四季度,公司肉豬養殖綜合成本為7元/斤。與三季度同口徑相比,在不考慮年底特殊事項影響的基礎上,四季度肉豬養殖綜合成本為6.7元/斤左右,季度環比下降0.2元/斤。2024年全年,公司肉豬養殖綜合成本約7.2元/斤,同比下降約1.2元/斤,實現公司製定的年度奮鬥目標。同時,公司肉豬售價一般比同行較高。綜上,當前公司單頭盈利水平在行業中優勢有所提升。
“生豬養殖企業正轉向‘成本戰’。這既是市場競爭加劇的必然結果,也是豬企應對豬價波動風險、提高盈利能力的重要舉措。豬企持續發力降成本的舉措,有助於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。對於豬企降本,建議從多個方麵入手,包括優化飼料配方、提高飼料轉化率、加強疫病防控、提高養殖效率等。同時,豬企還應加強內部管理,降低運營成本,提高資源利用效率。通過這些措施的實施,豬企可以在保證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的前提下,實現成本的降低和盈利的提升。”農文旅產業振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袁帥告訴《華夏時報》記者。
責任編輯:徐芸茜 主編:公培佳